認識國共兩黨必讀之書《1949大流亡——美國外交檔案密錄》|張炎憲
認識國共兩黨必讀之書──《1949大流亡——美國外交檔案密錄》推薦序
張炎憲
這本書是王景弘先生繼《強權政治與台灣》之後的另一本力作。他費盡心力,整理分析《美國外交關係文件》(一九四九年第八冊及第九冊)有關中國的紀錄,並摘譯其中重要的報告和備忘錄,按月按日排序,標示報告之地區和相關人員,彙整而成這本重要著作。
美國外交官的報告雖然有美國的立場和觀點,但不同的切入點反而更能掌握歷史的真實性。長期以來,我們接受中國國民黨單方面的說法,難免會有盲點,失去事實的公正性。因此,這本書具有撥開雲霧、跳脫迷障的效果。
閱讀這本書時,我心情跟著時序發展起伏不定,每章情節都是高潮迭起,既緊張又扣人心弦,不僅時局變化之迅速令人錯愕,更有世事無常之感嘆。
一九四九年是驚濤駭浪的一年,從年初到年尾,步步驚魂,國民黨政權快速殞落,共產黨政權代之而起成為新統治者。落魄的國民黨政權流亡到台灣,反而建立起兩蔣與國民黨獨霸的王國,享受了未曾有的尊榮與權勢。台灣民眾卻在反攻大陸的神聖使命下,失去民主、自由與當家作主的機會。因此,一九四九年是中國巨變的關鍵年代,也是台灣無辜受難的開始。
第二次世界大戰後,美國成為世界強國,支配戰後的復興工作,負起阻擋共黨勢力擴張的責任。美國在中國亦扮演經援和調停國共內戰的角色,但在國共雙方各懷鬼胎之下,宣告調停失敗而撒手不管。重啟戰爭之後,國民黨在一九四八年之後情勢逆轉,終而將政權拱手讓人,以失敗落幕。美國雖然聲稱不再涉及國共問題,其實大使館、領事館以及各地美國外交官員仍然相當注意中國政局的轉變,頻頻與中華民國政府官員接觸,獲取情報,向國務院提供訊息,幫助美國政府的判斷和決策。
因此,根據這些資料,國民黨內鬥的慘烈令人怵目驚心,縱使在生死存亡的一九四九年,國民黨勢力已節節敗退,黨內鬥爭仍在激烈進行,而無法團結力量一致對外。一九四九年一月總統蔣介石宣佈「退休」下野,副總統李宗仁代行總統職務,重啟國共和談。但觀之美方報告,蔣介石雖然下野,仍然遙控中央的人事、財政和軍隊,使得李宗仁處處受到牽制,無法放手去做,以致政令難以下達,造成混亂、矛盾與觀望逃避的現象,大好江山就如此斷送。觀察這些國民黨高層領導者的動態,國民黨其實是許多軍閥、派系的結合體。蔣介石集團是其中大派系,但還有桂系、雲南系、四川系、山西系等派系,而蔣派也不見得服從蔣之領導。軍閥與派系鬥爭是中華民國建立之後的常態,軍閥之間合縱連橫、勾心鬥角,個個都想成為中國霸主。蔣介石掌權之後,此種情勢並沒有多大改變,縱使在共黨兵臨城下,仍然內鬥不休。國民黨缺乏領導中心,蔣介石只能算是派系領袖,而不配擔任國家領導者,無法在艱困時局中安定社會,將國家帶往康莊大道。
中國共產黨擅長文宣攻勢,策動學生、工人、農人起而反抗,並連結反國民黨的民主人士,形成層層包圍網,打擊國民黨的士氣,分化國民黨的力量。見情勢好轉,則以戰逼和、以和圍攻,讓國民黨措手不及、方寸大亂,以致未戰先衰,戰則潰敗,終至失去政權。
台灣在國共鬥爭中,實在是最無辜的。在中華民國建立時,台灣是日本的殖民地,不屬於中國,與其建國無關。自一九二○年代之後,國共展開一連串生死搏鬥,台灣仍是日本屬地。一九四五年,日本戰敗,國民黨政府接收台灣,並強佔台灣之後,對台灣而言是一連串夢魘的開始。二二八大屠殺、通貨膨脹、大量失業,以及一元新台幣換四萬舊台幣等等,都是台灣史上未曾有過的慘痛事實,而一九四九年國民黨政權流亡台灣更是雪上加霜,使得台灣民眾長期生活在戒嚴恐怖的氛圍。一九四九年的巨變,台灣是個缺席者,無法參與,也無法自己決定,就被國民黨政權選定為最後的流亡地,以及圖謀再起的復興基地。台灣人只有讓出土地、財產,供國民黨使用蹂躪,同時又要矮化自己,處處觀看流亡政府的眼色,過著媳婦仔命的悲運。
一九四九年對國共雙方而言,是你死我活存亡的一年;對台灣而言,則是被決定命運走向的一年。因此,台灣人應該瞭解那段歷史,認識國民黨的統治本質和共產黨的統戰策略。在追求自由民主與國家建構的今日,台灣人從其中可以得到許多反思題材,讓我們面對中國侵壓、國共聯手打壓台灣的危機時刻,有智慧、有勇氣、有責任、有毅力,冷靜的去解決。
這本書雖是一九四九年的歷史記載,卻充滿戰略思維、權力與人性、決斷與實踐、治國能力與國際關係等內涵,值得好好細讀玩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