虎姑婆、白賊七、邱罔捨、水蛙記、猴子紅屁股的故事、狐狸精報恩、七爺八爺、無某無猴……這些故事大家或已耳熟能詳。
但由有著「台灣安徒生」美譽的前輩作家王詩琅寫來,相同的故事煥發出不同的光彩,多年之後再讀,仍覺雋永動人,而畫家王灝的插畫,更為本書增加新的想像空間與歷史意義。
◆《中國時報》「開卷」好書
◆一九九九年「好書大家讀」好書推薦
「開卷」書評
張永仁
許多家中有小小朋友的家長們,一定都有過這種經驗,當孩子們央求「講故事」時,西洋童話中的「白雪公主」、「小木偶」、「三隻小豬」、「睡美人」……等,總會是孩子們百聽不厭的優先選擇。
靜心想想,陪伴孩子們長大的童話故事中,台灣本土的童話為什麼那麼少呢?
《台灣民間故事》彙集了王詩琅先生在五、六○年代發表於《學友》雜誌中為青少年所寫的故事,讓我頓時憶起三十多年前還未上學的孩提時代,王詩琅書中所寫的「虎姑婆」、「白賊七仔」、「猴子紅屁股」等誇張得自己也不太相信的故事,正是兄弟們最喜愛,來自父親口中的童話。
因此,有兩點歡喜,歡喜這本書撩起塵封已久的兒時回憶,更歡喜這本書為自己所重視的「台灣人的傳承」,提供了很好的選擇。 除了國中生、小學高年級學生選讀外,初為父母者,不妨嘗試著說說這些早年流傳於民間的荒誕、傳奇故事給孩子們聽,讓小孩子們的童年有點「台灣的味道」。
本文原載於民國八十八年五月二十日《中國時報》「 開卷版」,作者為自然寫作者
王詩琅(1908─1984年)
台灣艋舺人。自幼嗜好文史小說,手不釋卷,富有台人意識與抗日精神。
16歲(1924年)時組「勵學會」,受日警注目,19歲因「台灣黑色青年聯盟事件」,被日本當局判刑1年6個月,23歲又因「台灣勞動互助社事件」,再判10個月,此後以寫作為志業,終生不輟。
由於1948年任職台北市文獻委員會,1961年任職台灣省文獻委員會,退休後又擔任《台灣風物》社編輯,所以王詩琅作品偏重於鄉土文獻之整理與研究。
其寫作範圍涵蓋甚廣,舉凡創作小說、兒童文學、民間故事、台灣民俗、台灣人物、台灣文教及台灣歷史等無不涉及。單行本著作有《台灣社會生活》、《日本殖民地體制下的台灣》、《台灣禮俗誌》等十多種,其餘編輯為《王詩琅全集》11卷。
※下單前歡迎來信或來電詢問有無現貨 service@tipi.com.tw (02)2775-3736
※商品圖檔因螢幕顯色差異略有不同,以實際商品顏色為準。
※訂單成立及付款完成後開立發票,發票金額為使用優惠折抵後的淨額。
※發票將與訂購商品一起出貨,約3─7個工作天送達。如遇週六日、國定假日與連續假期,或颱風等不可抗力因素將順延。
※如您收到訂購商品後未收到發票,或有其他需求,歡迎運用「聯絡我們」,我們將於上班時間盡快回覆您。
※售後服務:若收到瑕疵商品,請申請更換新品。回頭書除外。
※本公司保留接受訂單與否及出貨權利。
※亦可參考以下實體書店門市或網路書店。各通路庫存、售價與營業時段不一,請逕洽該店,以該店實際情形為準。
我們使用 cookies 來了解您如何使用我們的網站並改善您的體驗。 繼續使用我們的網站,即表示您接受我們使用 cookies,點此查看 隱私政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