熱門關鍵字
  商品篩選

典藏台灣史(二)台灣原住民史

當新宗教隨著傳教士到來、當國家力量介入既有的治理規範、當部族因遷徙而開拓新領地……由外在至內在的變化,如何影響台灣原住民的生活?台灣被納入國家的管轄後,不同的政權與統治策略,又帶給原住民什麼樣的衝擊?
ISBN
9789862942307
頁數
296
開本
14.8×20×1.48 cm
出版日期
2019-04-29
網購價
NT$ 342 380
數  量

台灣的原住民,在語言文化、人群分布與網絡連結上,和太平洋海域上眾多島嶼一樣,都是南島語族(Austronesian Lingustic Family)的一支。他們的祖先,大約在距今7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早期,已經在台灣住居。他們分散在溪流下游到河口或海岸地區,建立小型聚落,並逐漸朝平原內部、淺山丘陵或東部地區移動,形成更廣泛的分布,慢慢發展出具有在地特色的社會文化。

然而,當台灣以Formosa之名,捲入世界經濟體系,原住民作為本島主人的時代,便逐漸消逝,再也不能復返。

當新宗教隨著傳教士到來、當國家力量介入既有的治理規範、當部族因遷徙而開拓新領地……由外在至內在的變化,如何影響台灣原住民的生活?台灣被納入國家的管轄後,不同的政權與統治策略,又帶給原住民什麼樣的衝擊?

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詹素娟,著眼於台灣史脈絡中的原住民族群體,書寫了這部貫串各時代的原住民族變遷史。從不同時期的稱呼,到族群遷徙、生活變化的相關研究,她試圖用更寬廣的視野,描述台灣原住民族漫長而豐富的歷史發展。

全套共七冊的《典藏台灣史》是以全面性觀點,論述史前到當代的一套台灣史鉅作。

我們常說:「立足台灣,放眼世界。」然而,立足台灣,除了看見當下與未來,更要回溯過去,瞭解前人如何在這片土地落地生根、汲取多元文化養分,而以拼勁和不服輸的精神,一起成就台灣。

本書系套書集結了劉益昌、詹素娟、林偉盛、溫振華、戴寶村、林呈蓉、何義麟、蔡錦堂、李筱峰、薛化元等重要的台灣史學者之力,在台灣主體性的前提下,統整多年研究成果,建構屬於我們這一代台灣人的台灣史。

本書特色
◎前國史館館長張炎憲教授規畫,新台灣和平基金會協力推動,玉山社編印完成的《典藏台灣史》第二冊。
◎第一本台灣原住民史總論。
◎以時間和區域發展為主軸,突破針對單一部族、單一事件的限制,述說從史前到戰後,不同階段的原住民發展和治理。
◎避免以漢人作為歷史書寫主題的侷限,看見台灣史另一個面向。

第二節 17世紀外人的認識

  • 美麗的原住民

然而, 當島嶼台灣在大航海時代以Formosa 之名浮現世界舞台,島上住民也在意願無法自主下捲入世界經濟體系,終於成為中華帝國、西方列強與日本勢力三者相互爭衡奪取的資源寶地。亦即,自1624 年荷蘭東印度公司(Vereenigde Oostindische Compagnie,VOC)從澎湖轉進大員、1628 年西班牙人登島佔據雞籠、淡水後,原住民族作為本島主人的時代,逐漸消逝,再也不能復返。儘管如此,我們如想一窺17 世紀中期台灣原住民的狀態,也不得不仰賴當時外來者的調查與書寫,並藉由殖民接觸過程的歷史,對原住民當時的村落、人口與社會文化,稍作理解。

最早具體描述台灣原住民的文獻,是明代文人陳第撰述於1603(明萬曆31)年的〈東番記〉;當時,任福建浯嶼把總沈有容正奉命討伐侵擾東南沿海地區的海賊,陳第追隨來台,而留下這份以台南赤崁一帶西拉雅族社會文化為主要內容的紀錄。

到了1623 年,原以澎湖為據地的荷蘭東印度公司,在福建巡撫南居易的武力驅逐下,派遣兩位商務員參訪西拉雅族的蕭壠社(今台南市佳里區),寫下對當時原住民村落生活的觀察。1624 年,東印度公司進據大員後,曾在新港社(今台南市新市區)長期傳道的荷蘭駐台首任宣教師干治士(Georgius Candidius),則書寫了一份著名的報吿,內容以新港社的生活描述為主,成為後人認識台南地區原住民的重要民族誌材料。

與此同時,1620 年代進佔北台灣淡水、雞籠一帶的西班牙人,對當地原住民也有相關紀錄;其中,以Jacinto Esquivel 神父對淡水、雞籠、宜蘭,甚至花蓮一帶的描述,最為知名與重要。Esquivel 神父將西班牙轄下原住民村落,依空間分布與在地稱謂分為三個省區,即淡水河流域的「淡水」、蘭陽平原的「噶瑪蘭」、花蓮地區的「哆囉滿」。而對地緣最為鄰近的東北角三貂社,北海岸的大雞籠、金包里地區,台北盆地內部與淡水河左右兩岸的村落,都有詳盡的描述。

讓西班牙人印象最深刻的文化現象,即是以大雞籠、金包里、三貂社為主體的馬賽人,他們的生計活動與社會行為。Esquivel 神父這樣描述:大雞籠社有4 至5 個村子,約有600 人,多是手工藝匠,不務農,像遊牧民族或「生理人」(Sangleys,「生意人」的福佬話發音)一樣,行走於這村到那村,為村人修理房子、弓箭、衣服和手斧。金包裡社有2、3個村落,因為地近大屯山的硫磺礦,擅長採集與交易硫磺。

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調查與記錄

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(VOC)基於治理之便,也對台灣原住民村落進行空間劃分,這就是因應地方會議的擧辦、對村落進行的戶口調查與地理分區。

地方會議的舉行

地方會議,是東印度公司一年一度對原住民村落傳達政策、行使權力的場合。它的形成,始自1636 年2 月因公司擊潰麻豆社、確立在台灣南部地區原住民村落間的地位後,召集歸順村落,為擧行確認和約儀式而召開的聚會。1641 年4 月,公司為了向歸順村落通吿新任長官就職,同時讓他們對新長官重新宣示服從,於是邀集村落代表擧行了所謂「王家會議」,並在現場讓長官仲裁村落之間的糾紛,以強化統治者的威信,這在日後也成為會議的要項。所以,公司一般視1641年為擧行地方會議的第一屆。

1644 年,為了再次宣示新長官到職,公司召集各村代表,擧行「地方會議」;自此以後到1659 年,公司每年都召開地方會議,直到1660 年因傳聞國姓爺部隊襲台才中止,先後共召開了17 次。

1644 年的另一項發展,是這一年的地方會議,依村落代表所屬的地理位置分為南、北二部,分日擧行。1645 年起,分出淡水集會區;1652 年起,東台灣分出,成立東部集會區。這些會議雖大多年年擧行,但受到傳染病的疫情影響,有時也會暫停;後續分出的淡水、東部集會區,擧辦次數相對也少。

參加北路地方會議的村落, 有台南一帶的新港、蕭壠、麻豆與大武壠等村。不久, 加入通行虎尾壠語(Favorlanghs)的雲嘉、彰化地區村落群,與通行「山地語」(Berghs)的達邦、簡仔霧等中央山地的村落群。1645 年起,由於大肚王(Quataongh)的歸順,陸續加入通行大肚語或拍瀑拉語的中部村落群;甚至連今南投日月潭一帶的水沙連村落群也遠道前來。

南路地方會議的成員,主要以屏東平原、日後稱為「鳳山八社」的村落群,以及恒春半島上荷蘭人視為「瑯嶠君主」的領導家族與「瑯嶠十八社」等村落群。淡水地方會議的參與村落,範圍涵蓋北海岸、台北盆地各村,以及西海岸八里到苗栗的村落,桃園一帶的龜崙人,蘭陽平原的噶瑪蘭村落群。

東部地方會議,係以台東卑南社為中心組成,參加的除了台東一帶以卑南語為主的村落,還包括海岸地帶的阿美族、排灣族村落,與來自花東縱谷南段的村落。

二、荷蘭人的權力展示

在一年一度的地方會議上,公司藉由規模盛大的排場、精心設計的儀式,讓代表村落參加的首長震攝於台灣長官的威儀,進而感受到公司的強大;同時,長官也展示公開懲處罪

犯的權力,裁決村落之間的各式紛爭,以突顯公司的絕對地位。面對這些陣仗,與會的村落代表,很難不產生彼強我弱的相對低位感。

在會議中,村落首長還要將公司發給、鑲著VOC三個金屬縮寫字母的藤杖繳回,再由公司重新任命、授予。這根與村落首長職務連結的權杖,代表權力的來源是公司;若有必要,

公司可以中斷取回,如此或可強化公司對首長的管控力。這些展演與位階關係的強調,對村落首長究竟產生多少實質上的影響,我們不得而知。但從公司每年召開會議、眾村落首

長行禮如儀,加上公司多次武力征伐的嚇阻,多層次的治理技術,說明荷蘭人的少數統治,還是發揮了成效。

至於開會時使用的語言,可說是現場多重口譯的古代版。長官自然以荷蘭語發言,但現場會以參加村落中主要群體的共通語即席翻譯,如新港語、虎尾壠語、山地語,或南路的

馬卡道語、排灣語、魯凱語等。當然,原住民世界中的顯要人物⸺如大肚王、瑯嶠君主等,也會得到特別待遇。

儘管如今已無法重回地方會議擧行時的現場,但可以想像當時那種多族、多語交織的場合,是如何盛大與熱烈啊!

人口的估算

東印度公司對原住民村落多次進行的人口與家戶調查,早期在瞭解村落的武力狀況,因此多關注成年男子的人數。但隨著公司對原住民統治的日趨穩定,以及年度貢賦的徵收必須以村落戶口作為計算基準,調查方式開始制度化。不只如此,參加地方會議的歸順村落,也必須向大會提出報吿,說明一年來村落的概況;自然,其中也包括村落的戶口情形。

在公司的檔案文獻中,現在存有1647、1648、1650、1652、1654、1655、1656 等七個年度的歸順村落、家戶與人口數調查資料;由此可以推知當時荷蘭人所知的台灣原住民人口概況,大約是6-7 萬人。但我們必須謹記,這些村落的數量,只反映當時與荷蘭人有接觸或公司視為歸順的村落,不含未接觸或敵對的村落;而村落數的波動,亦說明有些地區的村落有移動、合併或廢棄的現象。種種因素,導致這些數據的參考値也會受到影響。

詹素娟

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,專長領域為原住民史、族群史、區域研究與史學理論。

相關論著甚多,如〈從「山胞」到「民族」:臺灣原住民的身分認定與族群意識變遷(1945-2000)〉、〈國家的空間建構:以日治時期的賽夏族為例〉,並編有《舊文獻‧新發現:台灣原住民歷史文獻解讀》、《山海尋跡:臺灣原住民族文獻選介》等書。 

※下單前歡迎來信或來電詢問有無現貨 service@tipi.com.tw (02)2775-3736

※商品圖檔因螢幕顯色差異略有不同,以實際商品顏色為準。

※訂單成立及付款完成後開立發票,發票金額為使用優惠折抵後的淨額。

※發票將與訂購商品一起出貨,約3─7個工作天送達。如遇週六日、國定假日與連續假期,或颱風等不可抗力因素將順延。

※如您收到訂購商品後未收到發票,或有其他需求,歡迎運用「聯絡我們」,我們將於上班時間盡快回覆您。

※售後服務:若收到瑕疵商品,請申請更換新品。回頭書除外。

※本公司保留接受訂單與否及出貨權利。

※亦可參考以下實體書店門市或網路書店。各通路庫存、售價與營業時段不一,請逕洽該店,以該店實際情形為準。

三民書局聚珍臺灣、奎府聚小小書房、友善書業社員書店誠品博客來TAAZE讀冊 等。

使用心得

歡迎已購買本書的會員踴躍分享讀書心得,讓其他會員更容易找到適合的書籍。如果您還不是會員,歡迎加入會員並分享心得!

問與答

(使用問與答前請先登入)

延伸閱讀

我們使用 cookies 來了解您如何使用我們的網站並改善您的體驗。 繼續使用我們的網站,即表示您接受我們使用 cookies,點此查看 隱私政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