蔡焜霖前輩:
「我既非歌星,但這些歌確實是曾經在今世煉獄,鼓舞及營救不知多少靈魂的生命之歌。」
艾文:
「這些歌曲,不只是蔡焜霖前輩親歷的故事,更是眾多前輩們付出一生代價,窮盡畢生心力吟唱的生命之歌,若能以歌曲的視角拼湊白色恐怖,進而吸引不同目光,就是製作這張專輯很大的收穫了。」
這是由年輕音樂家艾文企畫製作的音樂有聲書,邀請政治受難者前輩蔡焜霖,演唱當年在政治牢獄中,他與同伴們經常演唱、用以激勵信心或者祝福被槍決難友的歌曲,以及日後為思念遇難同伴而唱的歌曲,並介紹每首歌曲背後的故事。
蔡前輩未經修飾的歌聲,搭配艾文的精心配樂,在質樸中流轉著哀傷,映照著時代的悲劇,卻也為這段歷史做了最特別的見證。
【推薦】
希望大家記得這段過去,而我們這一代也有責任不要讓子孫活在那樣恐怖荒謬的時代。
——蘇友鵬(台灣戒嚴時期政治受難者╱醫師)
他唱的每首歌,讓我深深感受到他過去的辛酸血淚,是那般地刻骨銘心,讓我在靜靜的 深夜裡,暗自落淚。
——李筱峰(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榮譽教授╱歷史學者)
高齡87的蔡焜霖前輩略帶滄桑的歌聲、艾文的伴奏編曲,這張CD無疑是對台灣所受七十年的苦難做了最正義和勇敢的回應!
——蔣理容(蔣渭水文化基金會副執行長╱音樂教育工作者)
【序/導讀】
黑牢歌聲
文 蔡焜霖(白色恐怖受難者)
還不到 20 歲生日,在保安司令部軍法處擁擠燠熱的牢房裡,禁錮的盡是高潔的靈魂。不論大學教授、醫院名醫或是農家老伯或是年輕學生,全是只穿著一件短褲裸裎相處。而清晨四、五點鐘的點名更是死神召喚的恐怖時刻,在這天天徘徊死亡幽谷的黑牢裡,時時有三、五個人站起來,在窄狹的牢房裡兜轉,唱著你我互相熟悉的歌。而明天,誰會永遠告別而去,沒有人敢猜想這一幕幕情景,是黑牢十年最深刻的回憶。
逃過死神魔掌被押解火燒之島,卻是原始未受文明污染的自然天堂藍藍的天、藍藍的海、翠綠的小山崗。鎚擊海邊礁石、堆成禁錮自己青春的萬里長城固然艱苦、上山砍茅草蓋成克難房屋亦極勞頓,但海岸邊、綠山上青春的歌聲昂揚,因沒有電也就沒有光害的夜晚,滿天星斗或一輪明月下,思鄉的歌聲也極其柔婉。
忘年之交好友艾文是學有專長的音樂家,卻也醉心研究台灣崎嶇坎坷的歷史,欲將白色恐怖時期,患難中鼓舞無數受難者的歌謠有中文、英文、日文或德文、意大利文,介紹給世人。無奈往年歲月一起唱歌的夥伴早已一一凋零,艾文遂提議我這個倖存老人獻醜。我既非歌星、且當年唱歌也是山野海邊而不是設備齊全的錄音室。再三推託不成只能遵命。我歌聲沙啞又走調,但這些歌確實是曾經在今世煉獄,鼓舞及營救不知多少靈魂的生命之歌。
【內容試閱】
鍾浩東遭槍決時,關押在軍法處第五房的20 歲少年蔡焜霖,六十七年後再次演唱這首〈幌馬車之歌〉。
1950 年10 月14 日,基隆中學校長鍾浩東面對死亡點名,早有覺
悟的他,除了以溫熱的手掌與難友們握手道別,也已經安排了自己的送別歌曲,鍾校長希望難友們為他唱日文歌曲〈幌馬車之歌〉,這首他教妻子蔣碧玉學唱,也讓他想起南部家鄉美麗田園的歌。
鍾浩東濃厚的中國情懷,讓他與妻子好友赴中國投入國民黨抗日陣營,甚至為此將親生骨肉送養,最後卻因社會主義思想,在日文歌曲的送行下步上死亡,是台灣人的時代悲劇命運。
不只鍾浩東,吳思漢為投入對日抗戰,放棄在東京帝國大學醫學部的學業,從日本搭船至朝鮮半島,輾轉從北京到河南再到重慶,並形容這一段追尋的旅程是「思慕祖國不遠千里」,卻在馬場町被摯愛的祖國槍決。而抗日以致被日警通緝的李友邦,從台灣到中國參加黃埔軍校,官拜中將也躲不過白色恐怖的子彈,重病之際仍被擔架抬至刑場槍決。
當時台灣人面臨時代巨變下無辜犧牲和受難的人實在太多,曾以詩句「祖國我欲乘風歸」明志的林獻堂,戰後只能選擇遁居在其一生抗爭的日本。陳澄波在戰後不但歡迎,更成為第一個加入國民黨的台灣畫家,卻在女兒眼前,在嘉義火車站前遭槍決示眾。醫師張七郎在戰後籌建牌樓,張燈結綵地歡迎,迎來的卻是一年多後父子三人暗夜的公墓處決。
幌馬車の唄
作詞:山田としを 作曲:原野為二
夕べに遠く 木の葉散る 黃昏遠方 落葉飄飄 /
並木の道を ほろぼろと 行道樹的馬路上 離情依依 /
君が幌馬車 見送りし 送走載你的馬車 /
去年の別離が とこしえよ 去年的別離變成永別 /
想い出多き 丘の上で 山崗上有許多訴不盡的回憶 /
遙けき国の 空眺め迢迢 遙望著異國的天空 /
夢と煙れる 一と年の 一年的思念 化成幻夢 /
心無き日に 涙湧く 無心的日子裡 淚水湧上 /
轍の音も 懐かしく 馬車輪子令人懷念的聲音 /
並木の道を ほろぼろと 行道樹的馬路上 離情依依 /
馬の嘶き 木魂して 馬嘶鳴的聲音 迴響著 /
遙か彼方に 消えて行く 消失在那遙遠的地方
演唱:蔡焜霖
1930年出生於台中清水,就讀台中一中高二時,經級任老師介紹參加初中部教師主持的讀書會。1950年,因為高中讀書會的同學曾散發「共匪傳單」被捕,蔡焜霖無端被牽連,雖然從來沒有看過所謂傳單,卻遭到電擊與拷問,更因此被判刑十年。
失去自由的蔡焜霖,親歷最深的無力無奈,見證最揪心的死別與生離,幸好,還有歌曲,讓他能夠在哼唱中度過十年歲月。
出獄後,蔡焜霖憑藉優異的日文、英文造詣與文化涵養,先後在《金融徵信新聞報》、寶石出版社、《東方少年》擔任編輯,之後進入國華廣告擔任文案撰寫。1966年,蔡焜霖創辦《王子》雜誌,在《王子》時期,不忍台東紅葉國小因經費不足無法參賽而主動資助,紅葉少棒不僅得到全國冠軍,更一舉擊敗來訪的日本隊,開啟了台灣三級棒球的輝煌時代。
1969年《王子》雜誌在艾爾西及芙勞西連續兩個颱風的肆虐下損失慘重,蔡焜霖百般設法安排好雜誌繼續出刊及維護員工工作權後,自己負起所有償債責任。之後,蔡焜霖輾轉進入國泰機構,曾任國泰美術館館長、百科文化事業公司總編輯等職,主編《21世紀世界百科全書》、《牛津英漢百科大辭典》與榮獲金鼎獎的《學生音樂百科全書》等,並創刊《儂儂》雜誌,曾任該雜誌社董事長。1987年重返國華廣告擔任總經理,因應全球化時代銳意進行公司改革,力謀公司的永續發展,於副董事長任內退休。
退休後的蔡焜霖,將所有時間心力奉獻在人權工作,為的不只是台灣過去的歷史,更是台灣的未來。
製作:艾文
出生於台北,畢業於美國Berklee College of Music,曾為美國加州音樂教師協會會員。多次以音樂參與鄭南榕殉道紀念追思會、二二八事件暨林家祖孫受難追思紀念活動、陳文成事件紀念晚會、溫哥華台灣文化節、世界人權日音樂會、慈林音樂會,以及綠島人權藝術季等重要活動。
近年來,艾文致力於音樂創作,運用現代和聲的概念,試圖寫出簡單、深刻、富含台灣意象的歌謠,用溫柔的方式表達對台灣最深的情感。
除了三張全創作音樂專輯外;影片音樂製作包括《綠島e光》、《好國好民》、《遺忘與記憶》、《白線帽的青春》、《白色王子》、《革命進行式》、《彌撒》、《獄外之囚》與《藤田村》等等;同時跨足繪本與有聲書的音樂製作,例如《阿媽阿公講予囡仔聽的台灣故事》、《希望小提琴》、《小寶貝小動物唱遊繪本》與《親愛的》。另外,其作品也出現在展場音樂及英國國家廣播公司(BBC)專題報導背景音樂等。艾文目前就讀於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史學組,希望將所學內化,成為日後生命與音樂作品的重要養分。
※下單前歡迎來信或來電詢問有無現貨 service@tipi.com.tw (02)2775-3736
※商品圖檔因螢幕顯色差異略有不同,以實際商品顏色為準。
※訂單成立及付款完成後開立發票,發票金額為使用優惠折抵後的淨額。
※發票將與訂購商品一起出貨,約3─7個工作天送達。如遇週六日、國定假日與連續假期,或颱風等不可抗力因素將順延。
※如您收到訂購商品後未收到發票,或有其他需求,歡迎運用「聯絡我們」,我們將於上班時間盡快回覆您。
※售後服務:若收到瑕疵商品,請申請更換新品。回頭書除外。
※本公司保留接受訂單與否及出貨權利。
※亦可參考以下實體書店門市或網路書店。各通路庫存、售價與營業時段不一,請逕洽該店,以該店實際情形為準。
我們使用 cookies 來了解您如何使用我們的網站並改善您的體驗。 繼續使用我們的網站,即表示您接受我們使用 cookies,點此查看 隱私政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