臺灣第一部獲百萬小說文學獎的女同志文學作品經典再續
臺灣第一部獲得百萬小說文學獎的女同志文學作品續集,以歌仔戲班的親身經歷,為傳統藝術發聲;並以細膩且不失溫度的筆法,描寫臺灣社會平凡小人物的生活百景。
在「大家樂」風靡全臺的年代,各個廟埕總是熱鬧滾滾,歌仔戲班不敵環境競爭,除了酬神扮仙還得跳相思艷舞。台上假鳳虛鸞的虛幻,映襯出了台下微妙、真摯的情感。
戲子的日日,漂泊無定所,愛與恨間不斷交織出悲歡喜樂;扮戲若生活,生活如扮戲,戲班的離離合合猶如人生縮影。
凌煙以細膩的洞察力加上戲班生活的親身經驗,在《失聲畫眉》與《扮裝畫眉》中深刻地描寫出平凡小人物的生活百景,以及戲班女演員們因朝夕相濡以沫,進而產生的同志情結。同時反映出臺灣七○年代,純樸的民俗文化遭受拜金主義與物慾摧殘的沉淪過程。
《竹雞與阿秋》則以第一人稱的筆法為筆下角色賦予溫度,讓在社會底層為了生存而做出各種努力的小人物,因純真的情感而展露出強韌的生命力。此外,主角居住的高雄紅毛港與哈瑪星,以及竹雞的家鄉雲林臺西等本土背景,也增添不少在地情懷。
真情推薦
王鈺婷/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教授兼任所長
李屏瑤/作家
施如芳/劇作家,臺大戲劇系兼任助理教授
張亦絢/小說家
曾秀萍/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副教授(專文推薦)
口碑好評
1990年凌煙以《失聲畫眉》,憑藉才情打造時代巨輪下的歌仔戲台,承載多元性別的想像。從《扮裝畫眉》到《竹雞與阿秋》,凌煙誠摯面對文化與生命的態度,孵育出鄉土視野,將帶給新世紀讀者不同凡響的女同志性別風景。──王鈺婷(清大台文所教授兼所長)
寫野台戲班失聲的「離離落落」,寫後台人生輪迴似的「相欠債」,凌煙終究不是離了班不回頭的慕雲,17年後她再次扮裝,以更徹底的台語文牽掛其他人的後來,畫眉的音聲執迷而熾烈,叫我懂了何以歌仔戲再不濟,總也走不到曲終人散。──施如芳(劇作家,臺大戲劇系兼任助理教授)
出版於1990年的《失聲畫眉》,在台灣的性別研究或同志運動都尚在摸索階段之時,就以細膩與全面的描寫,令多對女同肖像得以現身問世,並催生了史詩級的台灣電影「失聲畫眉」,與諸多後續研究。在文學與酷兒史上,凌煙超越其時代的貢獻,可說具有難以抹滅的價值。我深深感謝玉山社此次的出版計畫,並誠摯推薦這套值得珍藏的三部曲。──張亦絢/小說家
本書特色
●以親身經歷,描寫臺灣七○年代歌仔戲野台戲班漂浪生活樣貌。
●透過直率且細膩的筆法,描寫女同志/跨性別族群的情慾世界。
●從各種視角切進,父權社會之下女性堅韌的自主意識。
凌煙
本名莊淑楨,出生成長於嘉義縣東石鄉。從小立志要成為歌仔戲班小生,20歲時勇於追求理想,不顧父母反對離家出走進入戲班學戲,半年後戲子夢碎,只能寄情於小說創作,將稿紙化為戲台,搬演現實中的悲歡離合。
26歲以歌仔戲班的親身經歷創作長篇小說《失聲畫眉》,是自立報系舉辦百萬小說徵選八年以來,第一部獲得一百萬元獎金的作品。在嚴格評選之下,以評審全數通過獲得這項國內最高額的文學獎。
17年後再以《竹雞與阿秋》獲得打狗文學獎長篇小說首獎,並一鼓作氣完成《失聲畫眉》的續集──長篇小說《扮裝畫眉》。其他著作有《泡沫情人》、《寄生奇緣》、《幸福田園》、《柴頭新娘》等,近期作品為《乘著記憶的翅膀,尋找幸福的滋味》、《舌尖上的人生廚房》、《文學廚房的人生百味》。現於高雄開設「凌煙文學廚房」宅配料理,以菜會友。
自序
女人們的江湖
自26歲青春芳華之際,以《失聲畫眉》獲得自立報系百萬小說獎以來,人生倥傯,韶光飛逝,倏忽竟已將至耳順之齡,回顧自己此生境遇,所吃的苦頭,承受的磨難,多半來自自己任性叛逆的抉擇,卻也無怨無悔,因為走過的路都是經驗,受過的苦難都是創作的養分,從一塊隨波逐流的普通鵝卵石,經過歲月的打磨,也能泛出光滑溫潤的質感。
當初擔任《失聲畫眉》決選評審的施淑女老師,評語認為《失聲畫眉》這部十萬字小說就像一幅「樸拙真實的年畫」,我很清楚作品之所以得獎,是因為特殊題材與作者親身經歷的真實性,對一個涉世未深的年輕女孩而言,自知腹笥甚窘,內心難免惴惴不安,索性選擇與不被看好的愛人結婚生子,為愛犧牲一切,整整十七年沒有文學創作,直到2007年以《竹雞與阿秋》獲得高雄打狗文學獎長篇小說首獎,2008年以《失聲畫眉》的續集《扮裝畫眉》入圍台灣文學金典獎,算是復出文壇,卻仍以相夫教子為生活重心,後來幫媳婦做月子時無心插柳,連續出版了三本飲食文學書,以料理說人生故事,記錄逐漸失傳的鄉土古早味。
老輩人常掛在嘴上說的一句話「落土時八字命」,年輕的時候難免狂妄,覺得只要努力去追求終能達到目標,人生四季進入秋冬,滿眼盡是蕭索,才發現一路走來並未照著自己原先的規劃,而是被一股無形的力量牽引,偏離到上天早已安排好的路徑,我想那就是所謂的天命。我從小就對野台戲班著迷,立志要去當歌仔戲小生,高工畢業便離家出走跟隨戲班流浪,才半年就戲子夢碎。從小愛看小說,總被大人叨唸「看兮小說仔無路用」,卻一生靠文學安身立命,如果不是戲班那半年的經歷,我於文學界應該只是過客。
我的個性很俠女,很雞婆,愛管閒事,無法過那種單純讀書寫作的生活,我喜歡在江湖走闖,結交許多好友,說風是風,說雨是雨的去做我想做的事,用生命經歷去創作。如同《扮裝畫眉》裡的豆油哥,不忍女友受家人責難,親自幫她找對象,把她托付給一個可靠的男人,獨自承受與女友離別的痛苦;如《竹雞與阿秋》裡的妓女阿秋,不只替流落他鄉的竹雞收屍,還一輩子信守幫她匯錢回老家的承諾,就算只是身份卑微的小人物,也有高貴的情操,這就是我筆下女人們的江湖,有情有義的世界,希望大家會喜歡。